调解员演讲稿

时间:2025-05-19 13:45:40
调解员演讲稿

调解员演讲稿

演讲稿是在一定的场合,面对一定的听众,演讲人围绕着主题讲话的文稿。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演讲稿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写起演讲稿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调解员演讲稿,欢迎大家分享。

调解员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xxx,来自xx村。我是一名残疾军人,同时,我有一个自豪和自豪的身份,那就是,我做人民调解员已经30多年了。

1975年4月,在一次军事演习中,我受了重伤,终身残疾。1979年3月,为了减轻军队负担,我主动要求复员。回家后,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三代四口人,挤在两间土坯房里,生活十分困难,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自己啥也不能干,家里全靠妻子一个人苦撑苦熬,当时我连死的心都有。在我绝望的时候,是xxx帮我盖起了房子,这家给点地瓜干,那家送点玉米面,是乡亲们的接济,才使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一个人要知道感恩,虽然我的腿残疾了,但我的心不能残疾,我要报恩,我要为乡亲们做点能做的事,决不能一辈子当一个废人!

我们村很大,人多,姓杂。那时,邻居和家人经常为琐事吵架。我看到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咋会这样呢?

大家为啥不能和睦相处?一位邻居对我说:“洪华,你有文化,当过兵见过世面,又是党员,要是你能出面管管这些事,不就给村里边帮了大忙了?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这不正是我想做的事吗?从那以后,我就成了俺村里“管闲事”的人,只要大伙有事找我,我就随叫随到!就这样,我走上了人民调解之路。

越来越多的人来找我调解。拄着拐杖去任何地方都不方便。我练习单拐走路。刚开始练习时,经常摔倒,右腿伤口钻心地疼,身上摔得青一块紫一块,我咬着牙坚持着,摔倒了爬起来再练。六个月后,我能拄着拐杖走路了!

后来,周围村子的人也来找我调解纠纷。我拄着拐杖走不了多远。我又开始学骑自行车了。如你所知,正常人学骑自行车时经常摔倒,更别说像我这样右腿不能弯曲的残疾人了。但为了走得更远,为更多的村民服务,我觉得值得摔几下!

我不记得这32年走了多少条路,但我清楚地记得,在这32年里,我摔坏了5辆自行车和16根拐杖!

记得有一年秋后,我们邻村的.一对夫妻闹离婚,女方要拉走嫁妆,男方坚决不让拉,双方亲属一起上阵,眼看就要打起来。我在十几天的时间里,在两家来回跑,劝罢男方劝女方。可双方都不肯让步。

有一天,在调解他们的事情后,已经是晚上两点了。天很黑,又下雨又滑。在回家的路上,我不小心带上自行车,滚到路边的沟里。水虽然不深,但又冷又冷,让我浑身发抖。

想爬上来,可我拽不动自行车,摸不着拐,爬一步滑一滑,好不容易爬上路面,我却站不起身啊。半英里的路程,我爬了两个小时。回到家,妻子抱着我,一边哭,一边埋怨:

“给你说夜里别出去,怕你出啥事,你就是不听,你这一趟趟地跑,图个啥?!万一要是你有个好歹,咱上有老,下有小,可叫俺咋着过哎?”虽然她心里面生气,可还是把我送到了医院。

第二天,离婚的夫妇听说我住院了,赶紧来看我。我说:“恁俩能一块来我很高兴,我瘸着腿来回跑为了啥?

还不是为了恁俩孩子,我既不忍心看着孩子没有爹,也不忍心看着孩子没有娘啊!”一句话说得他俩都掉泪了,女的哭着说:“叔,您为俺哩事都摔成这样了,俺要是再闹就忒不懂事了,您放心,从今往后,俺再也不提离婚俩字!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矛盾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工伤、医疗、交通事故纠纷逐渐增多,光靠一腔热情和土办法去调解不中了。做一个好的人民调解员,必须学会懂法,依法调解。

我瞒着妻子买了法律书籍,订了法制报刊,还积极参加市、县司法局举办的培训班,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慢慢地,学习更多的知识,调停起来也显得更加得心应手。

xx年,市司法局开展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开展首席人民调解员制度改革。xx年又开展了个人品牌调解室创建工作,我们村建起了标准化的调解室,并在每个村民小组设立信息员,建立起“早防细排”的信息反馈络,做到了“小纠纷不出组,大矛盾不出村。”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李洪华调解工作室”成为全市第一个个人品牌调解室。

xx年,市司法局在全省首创的“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也专门设立了“李洪华品牌调解室”。

32年来,我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00多件,制止不良事件100多起。

做义务调解员,既没有工资又不少受累,很多情况是“跑断腿、磨破嘴、顶多赚杯水。”尽管这样,还有一些人在背后说些不三不四的风凉话,说我神经有毛病,说我瘸着腿瞎谝能!但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认为我所做的事有意义的。

我敢说我可以履行自己的良心和最初的承诺。

这些年,在外边“问闲事”,自己家里事常常顾不上,心里总觉得愧对家人。xx年,我女儿参加了高考,想让我陪她去县城。我认为高考是我女儿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所以我同意了她的要求。

可是就在高考前一天,正准备出发时,村里发生一起宅基地纠纷,两家闹得很厉害,眼看就要出大事。我听说后,心里很矛盾,一边是当事人焦急的等待,不能不去,一边是女儿期盼的眼神,觉得可怜,真是进退两难!懂事的女儿知道我的脾气,就说:

“爹,你去忙吧,我自己走就行了,您放心,我一定能考好。”看着女儿远去的背影,我那眼泪再也忍不住流了下来……

各位领导、同志们,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调解员,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多荣誉。我知道我做的还不够。还有很大的差距。成绩和荣誉只代表过去,今后,我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认真践行为民务实清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只要群众需要我,只要我还能走得动,我就会继续走下去,当好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调解员,为新农村建设、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调解员演讲稿2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

中国有句俗话“清官难断家务事”。说的是家庭矛盾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即使是最清正廉明的官员也难以断出个子丑寅卯。可是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却是“清官可断家务事”。

有人会说,你社区主任也算“官”吗?的确,社区主任可能是天底下最芝麻的芝麻官了,但是我想说的是,社区主任虽小,但我们却可以凭自己的能力成为“小巷总理”;社区工作虽普通,但却可以幸福成百上千的普通人;社区调解工作虽然婆婆妈妈,但有了我们就有了天下婆婆妈妈的幸福。所以,我们可以响亮的说:只要我们认认真真的去做好身边的小事,我们就能成为“清官”,我们就能断好老百姓的家务事。

作为一个社区主任,我要面对许许多多的家庭矛盾,也调解好了许许多多的家庭矛盾。在我所调解的工作中,我印象 ……此处隐藏3199个字……腔热情,一份份担当。

青春如花,绽放司法工作者青春的风采,激情似火,升华一代又一代司法人的人生价值,作为司法队伍的年轻人,我将坚守执政为民的宗旨,秉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信念,用青春和汗水为司法工作谱写优美的乐章。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调解员演讲稿4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

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关于调解员工作的心得和体会。作为一名调解员,我深知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在这个充满矛盾和纷争的社会,调解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人格魅力。

我想谈一谈成为一名优秀的调解员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调解员作为冲突解决的中介方和协调者,需要了解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才能在冲突双方之间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同时,调解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双方的意见和利益,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调解员还应具备辨别真伪和把握大局的能力,在面对矛盾冲突时能够客观公正地做出判断和决策。

作为一名调解员,我们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人格魅力。调解员承担着矛盾冲突的解决任务,事关双方的权益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全心全意地为当事人提供帮助和服务。在调解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公正、中立、平等,始终坚持依法行事。同时,我们还要坚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谦和、真实和正直,赢得当事人的信任和尊重。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人格魅力,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我想强调一下,调解员工作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我们要有胸怀,广纳众智。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同行交流经验,吸取他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思考和总结,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技巧。我们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当事人和社会。

亲爱的同事们,作为一名调解员,我们肩负着冲突解决和社会稳定的重任。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用自己的才智和心血,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调解员演讲稿5

我叫***,来自***镇 司法所。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为民调献青春》。

我是人民调解战线上的一名新兵。在从事这工作短短半年多的工作实践报告中,我用心体味着这个职业的崇高与神圣。

不可否认,我们的工作环境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我听到的不是满腹牢骚,而是如火一样热情的话语,"我是一名人民调解员"。是啊!我深深地知道,这个社会还有许多可能酿成大悲剧的小纠纷等待我们去化解,还有许多悬在百姓心中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答,还有许多弱势群体渴望我们去帮助……,每当想起这些,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便油然而生。

随着自己工作实践的不断加深,我也渐渐地看到了那令人感动而鼓舞的一幕幕:当单位和群众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时,他们的电话在第一时间打给了我们;当我们深入基层化解矛盾时,他们就像见了亲人一样紧紧地握住你的手,因为有人可以为他们说理了;当有人出现疑难法律问题而不能解决时,得到了我们的帮助和解答后,他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当年事已高生活无助的老人因儿女不养,而像我们涕泪苦诉时,我们的成功调解,却让老人声音颤抖了。。。。。。

犹记得,大学时代教授们的谆谆教导,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梦幻最终沉淀成现实,我豁然开朗了,原来法学的深刻内涵在这个岗位上体现得竟是如此的鲜活。那从高墙内走出的`昔日浪子不再沮丧,眼神中又重燃起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那泪眼婆娑的老妈妈不再心伤,脸上又挂上了久违的微笑;那欲携子而去的妻子不再彷徨,心灵之门又再次宽容的开敞。没有惊天动地,只有埋首付出。然而,社会的稳定恰恰是在这里得到了有效的维护,人民调解员的价值也正因此得到了体现。

可以这么说,从我从事人民调解工作那一天起,我不知自己能否适应这份工作,在逐渐的接触中,我感到了领导们的殷切期望,感觉到了前辈们对调解新兵的无私关怀,感觉到了同事们的慷慨帮助,正是他们,激励着我去拼搏、去探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既然有幸踏上了这条光辉之路,那么风雨兼程便是我永恒的选择。我愿意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奉献我的青春!

谢谢大家。

调解员演讲稿6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调解员先进事迹》。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纷繁复杂的问题层出不穷,矛盾和纠纷时有发生。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往往需要一个公正、中立的第三方来进行调解。调解员正是我们社会中这样一群默默奉献、无私奉献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做出了许多无私贡献。

杨华,是我们社区调解中心的一名调解员。他是一个科技公司的技术专家,一直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杨华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认为自己有更多的能力和责任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于是,他主动申请加入社区调解中心,并经过了严格的培训和考核。

有一次,杨华接到了一个由邻里纠纷引起的调解案件。两家邻居因为一棵高大的树引起纷争,双方都认为树影太大影响了自家的生活和安全。而在过去的几次沟通中,他们都无法达成共识,对立得越来越激烈。

杨华在收到这个案件后,彻夜未眠。次日,他来到矛盾双方家中进行调解。他耐心倾听每一位邻居各自的困扰和担忧。然后,他带领他们一同走进街道附近的一个公园。

在公园里,杨华指着四周的树木,告诉双方树木的种类和特点,并从生态平衡的角度进行了解释。他解释说,这棵树已经生长了很多年,成为了公园的一部分,也是小区居民小孩玩耍、游人休息的栖息地。双方听后,开始有了一些共鸣。

接着,杨华带领两家邻居一同参观了公园的其他地方。他解释说,这个公园是这个社区的共同财产,大家都有权利享受它的美好。他给双方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可以剪掉一部分过长的树枝,以减少遮挡阳光的问题,并保留树木的整体美观。

经过杨华的调解,双方邻居最终接受了这个方案,并签署了调解协议。他们之间的矛盾顺利解决,并且由此建立了更好的邻里关系。

杨华的这次调解工作是他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他并没有一味地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而是以公正、中立的态度来帮助当事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以自己的`智慧和坚持,化解了纠纷,创造了和谐。

调解员们的工作充满着挑战和艰辛,但他们始终保持着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时刻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调解的技巧,以便更好地为当事人提供帮助。他们也时刻注意保持自己的中立性和公正性,确保每一次调解都是公平的。

调解员们是社会公益事业中最珍贵的一群人,他们默默地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和谐与稳定。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努力工作,对我们所有人都是一种榜样和启发。让我们一起向调解员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们在解决社会矛盾中的辛勤付出。

谢谢大家!

《调解员演讲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