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时间:2025-05-15 15:57:44
二年级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二年级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认识时间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认识时间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准备:

钟面、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电脑展示画面,你认识它吗?它能帮助我们做些什么事情?

2、你能说说家里的小闹钟像什么吗?

(二)画钟面

1、我们家里的小闹钟真可爱,今天我们自己动手也来做一个。

2、四人小组合作一起做,做好后小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你画了些什么?

老师要求:

①画好后说一说,画了些什么?

②哪个小组画好了就把钟面贴到黑板上来。

放轻松的音乐《玩具兵进行曲》

3、交流展示

选择4个钟面大家来说说,钟面上分别有些什么?

4、落实概念

时针:钟面上哪根针是时针?谁能说更准确一些?(又粗又短)

分针:哪根针是分针?(又细又长)

12个大格:数一数有几个格子?

12个数字:

①你怎么记这12个数字的位置?(学生自由说)

②教师点拨,弄清位置。

请你闭上眼睛,记一记这12个数字的位置。

用手势指一指。12在哪里?6在哪里?9在哪里?你是怎么记的?

那么,7在哪里?你能很快找到吗?

(三)认识整时

1、指第一个钟面,这是几时?你能读出这是几时吗?

2、你是怎么看的?

3、小结:要看几时,我们应该怎么看?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4、(再指另一个)那这个怎么看?

分针指12,时针指着4,就是4时。

(四)巩固整时,并认识半时

1、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吧!

①巩固认整时。看着图你想说什么?

②并抽1个说说怎样看时间?

③你认为他这样安排合理吗?

④渗透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教育。

2、认识半时。

刚才小朋友特别聪明,都知道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时间老人他说还想请小朋友来帮一个忙,小朋友你看:(出示一个半时的钟面)

①你看这是几时?

②这时分针,时针在哪里?

③如果2时半,分针、时针在哪里?

④8时半呢?

⑤小结:看半时它的分针都指着6,时针呢,指着几和几的中间。

3、你们想知道老师一天的'时间安排吗?

出示老师一天的安排:

你喜欢说哪个就说哪个?

你是怎么知道的?

(五)课中操

学了这么长时间,小朋友大该都累了吧,时间老人说让我们小朋友到它家去轻松一下,跟着他一起去跳舞。

放轻松的音乐《在钟表店里》跟着音乐做动作。

(六)电子钟的认识

1、小朋友学得可真认真,时间公公直夸我们呢,他还想考考我们呢?

出示:7:0010:30

2、你在哪里也看到过这样的时间?

3、落实写法

看老师写一个,学生写。

抽几个同学到黑板上写。

重点讲7:30

(七)总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交流总结。

并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二年级认识时间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一天内的时间的计量,会区分时刻与经过时间这两个概念.

2.会计算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题目.

3.初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育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课铃一响,教师进教室,师生问好后,教师拿出小闹钟.上课铃声过后,即让学生观察钟面,这时闹钟的时针、分针正指示出八点三十分.

师:八点三十分就是现在,我们开始上课.(板书:上课:8:30)

2.教师用钟面教具(或演示动画设定时间)拨出下列时间,让学生观察后说出钟面所表示的时间.

4:25,10:00,7:30,8:45,11:55.

3.教师口头报出时间,学生在自制钟面模型上拨时针和分针,同桌两人互相检查.

8:00,2:40,6:30,9:15,3:45.

4.提问:1小时是几分钟?60分钟是几小时?

二、新授

(一)通过直观,引出时刻概念.

上课五分钟后,闹钟突然响了(老师事前拨好的),再让学生观察.这时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指出的位置是八点三十五分.(板书:闹钟响:8:35)

师:(指板书)8:30和8:35我们是怎样知道的?(是从闹钟钟面上看来的)这些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的时间告诉我们一天当中某一特定的时刻(板书).如上课时,时针分针指到8:30,8:30是上课的时刻;闹钟响时,时针分针指到8:35,8:35是响铃的时刻.我们平常说的六点起床,十一点三十分放学,晚上七点看电视新闻联播,六点、十一点三十分、七点指的都是时刻,它表示的是时针、分针所指的某一个位置的时候.

让学生说出几个学习、生活中常用到的"时刻.

(二)教学经过时间.

1.引进经过时间.

师:从上课开始到闹钟响铃,即从8:30到8:35,中间经过了几分钟?你怎样知道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钟面教具再演示一次,先把时针、分针拨到8:30,然后把分针慢慢拨到8:35上,使学生看出两个时刻之间间隔是5分钟.

师:我们平常说的课间休息10分钟,爸爸每天工作8小时,都是时针、分针运行时经过的时间.

2.感受时间的久暂.

(1)3分钟有多久?

师:我们来体会一下,3分钟有多久.现在我发给大家每人一张要求写出得数的口算卡片.(8:40老师宣布开始算,3分钟后,老师宣布停止算.问几个同学,各做了多少道口算题?)

师:老师宣布开始算时是8:40,停止算时是8:43,中间经过了3分钟时间,就是说刚才做作业用去了3分钟时间.

师:3分钟时间虽短,但同学们口算了不少题,说明只要抓紧时间,时间短也能做许多事情.

(2)10分钟有多久?(10分钟就是课间休息那么长短的'一段时间.)

(3)师:老师在经过时间的两个图里都标有一个箭头,你们能体会出它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箭头表示方向,从8:30到8:35,从8:40到8:43.

师:对,箭头表示方向.这个箭头一直往前去,还表示时间是一去不回的.你想,今天上午的8:43过去了,再来的8:43是晚上的8:43,明天的8:43;今天是月日,明天可是月的日了.所以我们要爱惜时间,不要让它白白地过去了.

(三)时刻与经过时间.

师:时刻与经过时间的意义不同在哪里?钟表上的时针、分针所指的每一位置,表达的是某一个时刻.前一个时刻到后一个时刻之差就是所经过的时间.时刻好比一条直线上的点,时间好比两点间线段的长(教师边讲边画出下图).

师:还要注意的是,时刻表达成几点几分或几时几分,时间(经过时间)说成几小时几分.

举例对比.

三、练习

1.选择填空.

(1)电影《闪闪的红星》要放映________,电影院下午第一场是________开映.(1小时40分钟;1点40分)

(2)妈妈上午________上班,她一天工作________.(8时;8小时)

2.搭配练习.(把下面左右两边有联系的句子连线)

学校上午什么时候放学?20分钟

上午在学校的时间是多少?2时

课间休息多久?3小时

下午第一节上课时钟面时间是11点40分

3.在下面这段文字中,哪些是指明时刻的?用单线划出来;哪些是表达经过时间的?用双线划出来.

一列快车从甲城到乙城要行6小时,一列慢车从乙城到甲城要7小时30分钟.已知快车8点40分从甲城开往乙城,半小时后,慢车从乙城开往甲城,结果两车于12点14分在途中相遇.

4.结合计算,巩固两个概念.

(1)看图在()里写出钟面上的时刻,并在□里填上两个时刻中间经过的时间.

二年级认识时间教学设计3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p90、91例1、例2及练习二十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的不停的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你的一些作息时间吗?(教师板书)

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时半表示时间,还有些同学能用8:10的形式来表示时间。

同学们,你们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出示现在的时间钟面),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板书课题)

2、认识钟面。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说一说。

二、新知。

学习指导:

1、认识时间:分

(1)引导学生观察分针。(演示分针走1小格)

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2)一边演示,一边提问:

A、分针指着1是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B、分针指着4是几分?为什么?

C、分针指着7是几分?为什么?

D、分针指着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几分呢?为什么?这里刚好是经过了几个时呢?

2、认识时。

钟面演示:移动时针,让学生说出走到几时了,要注意引导。得出结论: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时。认识:1时=60分。

3、认识时间。

(1)教学例1第一个钟面。(两种表示方法在上学期已学过,写9时25分时,9:25)

(2)看钟面写时间。(在此让学生注意在写9时25分时,要在两点后面加一个“0”写作:“3:05”)。

三、动的手实践、巩固新知。

1、教师拔钟,学生说时间。

2、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拔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

3、教师说时间,学生拔钟。

四、教学效果测评

1、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2、连一连

3、完成练习二十三1、2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p92例3及练习二十三4—6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体会和判断两个时刻之间经过了哪些时刻。

2、巩固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3、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重点:

判断两个时刻之间经过了哪些时刻。

教学难点:

判断时间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2、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时针走1小时,分针正好走,是小时。分=时。

3、填一填

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是分,再加上分就是1小时。

4、根据“小公鸡和小猪的故事”写时间

学生认真的看钟面上的时间,写一写;

二、引出新知

1、谈话揭示课题:让我们运用这些时间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2、学习指导:

出示例3,主题图:

(1)7:15——明明和小伙伴在锻炼身体;

明明说:我做完作业才去踢球。小伙伴说:10:30,我们还要一起去看木偶剧。

9:00————明明说:做完作业啦!

提问:明明可能在下面的哪个时间去踢球?(7:459:1510:50)

(2)小组讨论后,集体分析。

(3)验证答案。

(4)小结:解决这类问题要先看知道了什么,再思考怎样解答,最后验证解答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三4、5、6,逐题分析,集体订正。

四、课堂检测:

小红周六的作息表:

1:40—2:10看书2:10—2:50做数学作业2:50—3:30做语文作业

3:30—5:00锻炼5:00—6:10看电视

(1)2:30的时候小红在做什么?

(2)4:00的时候小红在做什么?

(3)5:20的时候小红在做什么?

(4)小红做什么的时间最长?做什么的时间最短?

五、总结与拓展

1、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请你回家统计你和爸爸、妈妈一天的时间安排。

第3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练习二十三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认识时间的方法,正确地读写钟面时间,进一步明确“1时=60分”;

2、进一步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作息时间。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迅速的读时间;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地在钟面上拨时间,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作息时间。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通过两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给大家设了5个关卡,有信心过关吗?

二、闯关游戏

1、第一关:认一认钟面上的时间,说一说,写一写。

2、第二关:画出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

3、第三关:根据时针判断时刻。

4、第四关:简单的时间计算,写出相应的时间。

5、第五关:把时间与相应的活动连起来。练习生活说说自己的作息时间。

三、课堂小结

关于时间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四、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三7、8、9、10、11,逐题完成,集体订正。爸爸、妈妈一天的时间安排!

二年级认识时间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会用“几时几分”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相关联事件发生的时间。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时间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目标解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描述生活中相关联事件发生的时间,再通过合情推理,推算出时间可能是多少。教材通过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引出问题“明明可能在下面哪个时间去踢球?”,让学生在经历“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结论,发现数学方法。同时,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对结论进行检验。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合理推测事件发生的时间。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经验

1、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一组钟面(时间分别为6:30、7:40、9:35、11:30),先请学生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2)说一说这些时间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3)这是老师周一上午的`作息时间安排,你们猜一猜在这些时间里老师分别在干什么?

2、唤醒已有经验

(1)说一说你们一般会怎样安排事情的先后。

(2)学生交流后汇报。

(3)明明和他的好朋友在星期天也有自己的时间安排,今天我们将去帮他们解决一些关于时间的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离不开情境的支撑。由复习旧知入手,感受时间的运动方式,再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教师作息时间安排,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生活中对事情先后顺序的安排,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好了准备。

(二)教学互动,探索新知

1、呈现主题图,尝试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获取信息。

(2)学生汇报。

(3)共同分析关键词“可能”。

(4)启发学生将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5)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观察是思维的前提,学生需要从主题图中获取有关的信息才能展开思考,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前明确问题的方向,找到关键所在。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思考方法。

《二年级认识时间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